首页
>政务公开>服务资讯>政策文件

华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华蓥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20- 10- 13 11: 13浏览次数: 7767

华府办发〔20207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华蓥山经开区,市级相关部门:

《华蓥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十届市人民政府第3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华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316




华蓥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9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国办发〔201928号)和四川省卫生健康委等六部门《关于印发<四川省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川卫发〔201932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深化我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高质量建成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以下简称医共体),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健康为目标,以提升基层服务能力为重点,以构建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路径,开展医共体建设试点,保障人民群众更好更公平的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有效融合公共卫生资源,促进县乡一体、乡村一体管理,创新县域医疗健康服务体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医疗卫生服务上下贯通,医疗和预防有效融合,提高县域整体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和使用效能,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健康优先。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医共体建设作为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重大改革任务。

2.坚持政府主导、保障公益。优化县域医疗卫生资源布局,完善发展体制机制。落实政府办医责任和财政投入,切实维护和保障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

3.坚持县乡融合、乡村一体。创新县域医疗卫生组织形式和供给方式,建立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实现发展同心同向、资源共建共享、管理同标同质、服务优质高效。

4.坚持关口前移、资源下沉。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以基层为重点,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推动以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持续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二、工作目标

2020年底,初步建成目标明确、权责清晰、公平有效、分工协作的整合型医疗卫生体系,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基本建立,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县域内就诊率力争达到90%左右,基层门急诊人次和住院人次占比分别较试点前提升不少于5个百分点;基层医疗机构逐年增加新技术、新项目,确保就诊率逐年提高,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乡(镇)

三、组织架构

(一)成立医共体管理委员会

成立市医共体管理委员会(简称医管委),由市长任主任、分管常委、副市长任副主任,成员包括市纪委监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编办、市总工会、市卫生健康局、市发展和改革局、市教育和体育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自然资源和林业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医疗保障局、医共体牵头医疗机构、医共体成员单位代表。医管委作为决策机构,统筹医共体的规划建设、投入保障、项目实施、人事制度安排和考核监管等重大事项。医管委下设办公室(简称医管办)在市卫生健康局,办公室主任由市卫生健康局主要负责人兼任,负责贯彻市委、市政府及医管委对医共体建设的指示、决定、部署和要求;负责拟定县域医共体建设总体规划及政策,开展医管委的日常工作。

(二)组建1家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

以华蓥市人民医院为牵头医院,市中医院、市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中心、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家乡镇(中心)卫生院为成员单位,组建华蓥市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医共体内各医疗机构保留独立的法人地位。成员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可增挂“华蓥市人民医院**分院”或“华蓥市人民医院**院区”。建立医共体内成员单位科级领导干部、班子成员相关干部管理制度。医共体主要负责人和班子成员实行任期制、任期目标责任制。完善医共体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制定医共体章程,建立健全内部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和议事规则。

四、建设任务

(一)建立完善运营新机制

1.统一人员管理。编制部门依据国家卫生人才配备政策,据实核定医共体各成员单位机构编制。编制实行总量控制,医共体统筹使用。保持人员身份属性不变的原则下,在核定的编制总量内,按照人编分离、按需设岗、按岗聘用、竞聘上岗、人岗相适的原则,打破单位、科室、身份限制,医共体内所有人员实行统一招聘(考录)、统一培训、统一调配、统一使用,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灵活用人机制,实现医共体内人员合理轮岗、有序双向流动。

2.统一资源管理。医共体建立开放共享的影像、心电、病理诊断、医学检验、消毒供应等中心,推动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结果互认,减少重复检查,减轻患者就医负担。建立后勤服务中心,统一医共体内各单位基本建设、物资采购和设备配置,规范管理,降低成本。医共体内的床位、号源、设备统筹使用,实现资源共享,贯通服务。

3.统一财务管理医共体统一负责各成员单位财务管理、成本管理、会计核算、价格管理、资产管理、会计监督和内部控制工作。成员单位财务实行单独建账、统一管理、集中核算、统筹运营。成员单位对本单位财务会计工作及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按照资产处置相关规定,允许医共体统筹调配医疗设备设施。盘活医共体国有资金使用效率,医共体成员单位提取的事业发展基金,可统筹用于医共体医疗业务发展。

4.统一医疗业务管理制定医共体医疗服务规范,建立统一的医疗服务质量控制和评价体系。牵头医院按照统一规章制度、统一技术规范、统一人员培训、统一业务指导、统一工作考核的要求,对成员单位的医疗、护理、检查检验、院内感染等业务,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制定医共体成员单位首诊病种目录和转诊病种目录,加强转诊质量管理。推广临床路径管理,遏制药品耗材不合理使用和过度检查检验等行为。

5.统一招采业务管理以医共体为单位,实行药品耗材器械试剂设备、后勤物资等统一采购管理,设立统一药品耗材采购账户,统一目录、统一谈判、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支付。牵头医院负责指导检查成员单位药事管理、合理用药等制度执行,加强重点药品监控,完善处方点评制度,促进药品耗材合理使用。全面配备、优先使用国家基本药物。

6.统一信息系统管理以医共体为单位,统一运营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共建共享、互联互通。推进医共体内部基本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药械采购、医疗费用、医共体后勤保障等信息的采集、整合、利用,逐步实现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的连续记录和信息共享,建立远程会诊和影像、心电等远程诊断中心,实现远程协作、资源共享。创新“互联网+”健康服务,开展慢性病、妇幼保健、家庭医生签约、远程会诊、在线支付、检测检验结果推送等在线服务。

7.统一绩效考核管理制定医共体绩效监测指标体系,建立与医共体组织方式、运行模式相匹配的考核办法。制定县域医共体效果评估机制和绩效考核办法,加强医共体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考核结果与下一年度财政投入、医保支付金额度以及人员薪酬分配、领导干部任免和奖惩挂钩。按照“两个允许”的要求,建立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相结合的科学的薪酬制度。医共体按照现代医院管理模式开展绩效考核与分配。在制定绩效分配上,坚持强基层、保基本原则,重点向临床和公共卫生一线、业务骨干、家庭医生、下沉人员倾斜。

(二)统筹政策调整

1.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完善医保基金总额预算管理,建立“总额预算、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的医保支付方式。医共体实行医保基金总额预算管理制度。综合考虑医共体带来的强基层作用、分级诊疗规范及县域就诊率自然增长、参保人群老年化趋势发展等因素,合理确定医共体医保基金预算总额。

2.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和“控总量、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强监管”的路径,通过压缩药品耗材虚高价格和不合理使用、控制过度检查检验等方式腾出空间,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逐步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并做好与医保支付、医疗控费和财政投入等政策的衔接,确保医疗机构良性运转、医保基金可承受、群众负担不增加。

(三)完善财政投入机制

1.落实财政保障。全面落实政府对医疗卫生服务的主体责任,根据医共体建设发展需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科学调整财政投入方式。华蓥市所有公立医疗机构整合组建医共体后,市财政继续按照公立医院投入政策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改革要求,按原渠道足额安排对医共体成员单位的财政投入资金,并将资金统拨医共体,由医共体结合资金性质和用途统筹使用。落实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信息化建设、人员培养培训经费、基本人员经费等财政专项补助。

2.统筹资金使用按照《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社〔2015255号)要求,市财政局和市卫生健康局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按医共体服务常住人口总额预算,打包给医共体统筹管理和使用,年初预拨部分工作经费,绩效考核后发放。医共体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由牵头医院根据医共体成员单位实际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数量和质量、支付标准、考核结果,据实结算。

(四)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1.做精做强牵头医院通过与成渝优质医疗资源建立医联体,提升牵头医院危急救治医疗、教学及科研水平,推进牵头医院重点学科培育和建设。

2.做深做细基层医疗机构医共体牵头医院要促进人力资源和设备资源重点向基层医疗机构转移,统筹安排院内专家到基层医疗机构服务,制定医务人员培训计划,合理安排各成员单位医务人员到牵头医院轮训、专科培训和参加各类继续教育项目,全面提升成员单位医疗服务能力。鼓励和扶持基层医疗机构发展特色专科,积极扶持实力较强的中心卫生院创建二级综合医院。

3.建立健全分级诊疗机制制定基层医疗机构首诊疾病目录、县域就诊疾病目录,出台县域内转诊疾病目录和县域向外转诊标准,规范转诊程序,畅通转诊通道,医共体内各医疗机构设立专门部门落实专人负责分级诊疗工作,通过分级诊疗模式,力争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

(五)强化公共卫生服务

1.突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医共体各成员单位的公共卫生工作任务实行片区负责制。推动市疾控中心加强对医共体公共卫生服务的指导与管理,推进疾病三级预防和连续管理。扎实做好重点人群健康体检、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儿童保健、妇女保健、计划免疫工作,加强慢性病、传染病管理,畅通公共卫生与临床医疗信息互通共享,实现对群众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2.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医共体内统筹调配力量,合理组建签约服务团队,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根据群众不同健康需求,推行个性化签约服务包。重点提高高龄、重病、失能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老年人签约率,为辖区居民提供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康复护理、双向转诊、基本公共卫生及健康管理等全科服务。改革完善签约服务考核机制,坚持结果导向,探索履约效果与服务费用挂钩。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医共体建设是深化综合医改、推进分级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有效抓手,是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有效途径,涉及体制、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县域医共体建设,各有关部门、各乡镇(街道)、各医疗机构要充分认识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重要意义。

(二)抓好贯彻落实。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职,保证各项政策有效落实。市医保局要将医保资金实行按人头总额预付,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合理确定城乡居民医保补偿标准,体现分级诊疗的改革要求。财政部门要落实和完善对医共体的投入政策,加大财政对全市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要会同卫健部门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及时足额拨付,由医共体统筹用于医防融合工作。市卫生健康局(医管办)要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负责统筹指导实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市发改局要加大对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积极支持县域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能力建设。市委编办、市人社局要完善编制人事薪酬制度改革等政策,促进县域卫生人才的统筹配置,完善绩效工资分配机制,促进基层首诊和双向转诊格局加快形成。市场监管局要加大药品流通相关问题的调查研究,配合做好“三医”联动的相关工作。宣传部门要积极营造有利于深化改革、有利于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社会氛围。鼓励乡镇(街道)对所在地基层医疗机构进行扶持补助。

(三)强化督查考核。医管委要加强对医共体建设的督查指导,以县域就诊率、基层就诊率、服务能力、医疗质量和费用、急门诊药占比、医保基金使用绩效、群众健康改善和满意度等为核心指标,建立健全医共体建设工作评估标准、社会满意度测评机制。

六、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911月—201912月,宣传发动。医共体牵头单位制定紧密县域医共体组建方案及配套制度,向医管委报备。

第二阶段(启动阶段):20201月—20203月,出台医共体建设配套文件,完成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组建,市政府组织召开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组建大会,医共体挂牌试运营。

第三阶段(实施阶段):20204月—202012月,医共体正式运行,按照方案,规范操作,不断深入推进。

第四阶段(迎评阶段):20211月,对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运行情况进行督导评估,修订完善各项配套政策和工作制度,迎接上级考评。

附件:华蓥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管理委员会





附件

 

华蓥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管理委员会

 

主     任:王  山  市委副书记、市长

副  主  任:王晓梅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杜建平  市政府副市长

成    员: 邓显波  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委副主任

 李小华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编办主任

 王显泽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

 屈  勇  市卫生健康局局长

 王艺鸿  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蒲诗贤  市教育和体育局局长

 贺  飞  市民政局局长

 刘先文  市财政局局长

 白雪峰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刘红军  市自然资源和林业局局长

 阳天勇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

 祝  敏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

 覃恩强  市医疗保障局局长

 邓伟发  市总工会副主席

 廖兴平  市人民医院院长

 杨  柯  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主任

 谭克元  广能(集团)总医院院长

 朱嘉辉  蓥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何  刚  古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左龙军  华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罗泽龙  高兴镇中心卫生院院长

 夏凯俊  庆华镇中心卫生院院长

 黄  梅  永兴镇中心卫生院院长

 何家才  天池镇中心卫生院院长

 赵正华  明月镇卫生院院长

 唐春梅  阳和镇卫生院党支部书记

 谢  柳  禄市镇卫生院院长

 周代非  溪口镇卫生院院长

 阳和平  高兴镇观音溪卫生院党支部书记

 王  军  红岩乡卫生院院长

医共体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在市卫生健康局,办公室主任由市卫生健康局主要负责人兼任,负责贯彻市委、市政府和医管委对医共体建设的指示、决定、部署和要求;负责拟定县域医共体建设总体规划及政策,承担医管委的日常工作,每季度组织成员单位牵头医院召开一次例会。


信息来源: 华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上一篇:华蓥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华蓥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的通知
下一篇:华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有效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缓解企业生产经营困难25条政策措施的通知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承办:四川省政府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

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备案序号:蜀ICP备13001288号-3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32号

网站标识码:5100000101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